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得语文者得天下考前语文该怎么复习呢  > 得语文者得天下!掌握语文学习精髓,事半功倍!

得语文者得天下!掌握语文学习精髓,事半功倍!

学校里也有这个怪现象,什么时候新书一下发,孩子们最先看的,往往是语文书,但另一方面,似乎好多孩子对语文课并不感兴趣,语文成绩也不高,我也经常被家长们问起这方面的解决办法。

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观念我们需要澄清一下。读,不是看,它与看不是一个动作,同一个状态。细抠起来它们并不是一个概念。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很庄重很神圣的词。比如,《读你》是可以作为情诗的标题的,你是可以献给一个人的,但如果我们给人写了一首诗叫《看你》,显得特别不郑重,如果是《瞅你》,瞧一瞧你,那人家甚至会觉得你对她不尊重,特别轻慢。所以我们要纠偏,“读”不是“看”。读了很多书与看了很多书不一样,人不是复印机,把文章看了一遍就是读了。比如就像刘备认识很多人就都能桃园三结义吗?不是,而读恰恰就是桃园三结义。读是你遇见关羽和张飞的过程,读不是说把所有的人在马路上浏览一遍。

小孩子,我们当然要激发他的阅读兴趣,什么书都要给他读,用一种轻松的、看故事的状态去读,但这时候的读,严格来讲,并不是真正地深入地语文的学习。真正的阅读是人要与文字有交织感,而不是与文字擦肩而过,你要有停顿、有思考,要头脑在场,当我们的头脑不在时,是纯看热闹,因此我们要说,阅读,就要有所发现,就是要思考,只有这样的阅读,才是真正地学习语文的过程,真正地构建我们生命的过程。

所以看了很多书,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看,当孩子已经小学高年级了,或者说已经初中了,甚至是已经高中了,还在以一种看热闹、以一种浅表的、简单娱乐化的这种状态在看书,那他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,包括他的语文成绩,都不会必然地有提高。

比如我现在教高一,新教材,有一个单元叫整本书阅读,让读《红楼梦》,学生告诉我说,他一个小时读了五章,那我问他:“读出了什么?”他给我讲了这五章的故事情节,那这种阅读,就是一种浅表的阅读,这五章里有谈到薛宝钗在吃“冷香丸”,那薛宝钗为什么要吃这种药呢?专家是这么说的:

向来的《红楼梦》读者都说林黛玉是悲剧人物,这自然没错,但往往忽略薛宝钗也是悲剧人物,甚至具有更深刻的悲剧性。  

她是贾府中最有学问、贯通古今的通人,却又是名闻贾府内外的冷人。如果从冷人的视角看她,就会发现她内心并非真冷。倘若真冷,为什么还要服“冷香丸”?因为身心之内明明有热,有青春生命的激情,却又屈服于世俗社会而压抑下来。

这种自我扑灭的悲剧比林黛玉的纵情流泪更痛苦。

所以你看,正因为内心火热,正处于热烈昂扬的青春时期,她为了要迎合世俗的需要,而要压抑自己,她得是多么痛苦。所以金钏死了以后,她特别会善于给王夫人去开脱,她是站在一个迎合的角度去说话。所以学者认为这种自我扑灭式的悲剧 ,比林黛玉的纵情流泪更痛苦。

这就是专家阅读的发现。这一定是思考的结果,而不是看热闹的结果。所以我们拿到任何一个东西,我们要有理解、有钻研地去判断、去认知,要形成思考力,要去辨识,要去不断地发问。这样的话,我们才可以把我们的认知不断地发展下去。

于是,我告诉学生说,要静下来,一小时读两三章就可以了,剩下的时间可以慢慢思考思考。

相关推荐: